6月3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东湖校区建设十周年座谈会。党委书记宣勇,校长周国模,副校长鲍滨福、金佩华,省发改委和临安市有关领导,部分原东湖校区建设指挥部成员和曾经亲身参与东湖校区建设的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回顾东湖校区的建设历程,讴歌建设者的豪迈情怀,展望“名校园”建设的宏伟蓝图。座谈会由金佩华主持。
宣勇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关心支持我校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十年来为东湖校区建设、为实现我校跨越式发展而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回顾东湖校区十年的建设历程时,宣勇指出,从2001到2011年,我校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东湖校区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2001年6月的破土动工,从2002年10月的正式启用,到2003年7月的机关搬迁,其后东湖校区又见证了学校诸多的历史性事件: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成功举办浙江农林大学揭牌庆典,以及胜利召开浙江农林大学第一次党代会等。这十年的风雨历程是浙农林大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十年,是浙农林大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奋进的十年,是浙农林大人乘势而上、跨越发展、创造辉煌的十年。
“十年树木”郁郁葱葱,“百年树人”任重道远。宣勇强调,东湖校区十年建设的丰硕成果、赢得的广泛赞誉,凝结了全体浙农林大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并凝聚成了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这在学校发展、东湖校区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我校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学校攻坚克难、创造辉煌的制胜法宝。宣勇指出,在学校未来的建设中,要继续发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引领下,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以改革促发展、激发办学活力,以质量求生存、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从教学型向创业型的转型,从学院到大学的转型。
宣勇强调,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到2020年把学校初步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打造“名教授、名校友、名学科、名成果、名事件、名校园”是“国内知名”的题中之义。东湖校区作为“名校园”的载体,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生态特色,如何发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作用,如何实现“名校园”的建设目标,这是摆在全校师生员工面前一项重大的任务。为此,宣勇提出了要在“四个更加”上下功夫的总体要求:一是要更加生态。要在现有生态校园良好的物质基础上,在精神内涵方面更加追求生态,通过强化低碳节能,进一步建设好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二是要更加人文。加强人文景观和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文化辐射能力,实现不仅自然景观让人感觉愉悦,而且文化气息使人受到熏陶。三是要更加智慧。要在校园管理和运行,以及生态教育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大力建设数字化校园和植物园,使东湖校区更加现代化、智能化。四是要更加艺术。要在满足功能的条件下,遵循艺术性原则和美学要求,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使校园更加美丽、更加精致。
周国模在讲话中表示,作为东湖校区建设的亲身经历者,深感十年的建设成果来之不易,更为现在东湖校区日新月异的美丽风光无比自豪。他强调,东湖校区十年的建设使学校具备了良好的办学空间,接下去内涵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全体师生员工要继续发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为开创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鲍滨福介绍了东湖校区建设十周年情况。他重点回顾了东湖校区的建设缘由,和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等情况,以及国家、省、临安市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我校广大干部、师生员工积极投身和参与东湖校区建设的辉煌历程。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我校原党委书记陈敬佑发来贺信。省重点办、临安市有关领导,部分原东湖校区建设指挥部成员和曾经亲身参与东湖校区建设的代表先后发言。他们抚今追昔,深情回顾了东湖校区建设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充分肯定了东湖校区十年来的建设成果,高度评价了学校近十年跨越式发展的恢弘历程。他们一致认为,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一定会在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征程中描绘出新的美丽画卷。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校办、宣传部、纪委办公室、计财处、审计处、校园建设与管理处、公共事务管理处、保卫处、后勤集团等部门负责人。